DB13∕T 5961-2024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河北省)

ID

E98851613C8044B088000072F14835BD

文件大小(MB)

0.49

页数:

18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91.120.25,CCS,P 15 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 13/T 5961—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2024 - 06 -24发布,2024 - 07 - 24实施,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13/T 5961—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北省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eB/TC 225)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地震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志辉、吕国军、孟立朋、王晓山、李姜、徐强、郭秋娜、茅远哲、周月玲、陈婷、温超、赵志远、冉志杰、刘书峰、王建龙、范强、李胜强、边庆凯、李平,DB 13/T 5961—2024,1,区域性地震安全评价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作内容、技术要求、评价方法和成果产出,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6072 活动断层探测,GB/T 39608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元数据,GB/T 50269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JGJ 83-2011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DB/T 82-2020 活动断层探察 野外地质调查,DB/T 92-2022 活动断层探查 钻探,DZ/T 0170-2020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 0286-201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 17741-2005和GB/T 36072-2018界定的以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场地地震动 site ground motion,地震引起的考虑场地条件影响的地面运动,包括地震动参数、时程等。 目标区 target area,需要采用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的范围,区域 region,地震活动构造、地震活动对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有影响的范围,应不小于目标区外延150 km,近场区 near field region,为查清目标区及其邻近地区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特征所需调查研究的范围,应不小于目标区外延25 km,设定场点 given site,目标区内具体建设工程空间分布范围,区域主要断层 main faults in the region,构造单元的分界断层和长度大于30 km且第四纪以来有过活动的断层,4 总体要求 基础资料要求,4.1.1 应收集和整理与区域、近场相关的地震活动、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场、大地测量、活动断层,DB 13/T 5961—2024,2,探测、等方面的资料和研究成果;,4.1.2 应收集和整理与目标区地相关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调查等方面的资料和研究成果,4.1.3 基础地理数据和探测数据资料应采用 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高程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实施方案要求,4.2.1 应在基础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根据目标区的施工条件、功能定位、规划建设项目类型与特点以及建设工程重要程度,编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并具有可操作性,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如确需变更的,应进行必要的论证,4.2.2 对目标区断层勘查和活动性鉴定、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应编制专题实施方案,4.2.3 实施方案内容应包括方案编制依据、规划建设项目概况、工作范围、工作基础、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量、技术途径、技术指标、预期成果、进度安排、质量保证措施和经费预算等内容,4.2.4 应根据目标区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需求,明确其采用的超越概率水平,概率水准应不少于50年和100年超越概率63 %、10 %、2 %,且应包含与目标区规划工程需求相适应的概率水准,并应确定目标区断层勘查和活动性鉴定、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地震动参数确定及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中的重点问题,4.2.5 针对需要解决的地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动参数确定、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等方面关键问题,明确工作深度、专题设置、技术方法、技术指标、工作依据等;方案中应明确现场考察路线、地球物理勘探剖面、钻孔勘探及其它现场工作位置并以影像图的形式体现,以及预估的现场工作量,地球物理勘探剖面和钻孔位置应标出经纬度。 成果产出要求,4.3.1 应编制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 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b) 近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评价;,c) 目标区断层勘查和活动性鉴定;,d) 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e) 地震动预测方程确定;,f)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g) 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h)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i) 技术服务系统建设,4.3.2 应绘制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成果图件,成果图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a) 区域大地构造分区图、区域新构造图、区域地震构造图、区域破坏性地震分布图和区域现代中小地震分布图;,b) 近场区地质构造图、近场区地震构造图、近场区地震分布图和近场区实际材料图;,c) 目标区工程地质资料图、含有叠加钻孔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测线、断层分布及调查点等属性的目标区实际材料图、目标区活动断层分布图、目标区控制性钻孔分布图、目标区场地类别分区图、目标区地震动参数分区图、目标区地震地质灾害分布图;,5 ……

……